近年來,中國電影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,優秀影片不斷出現,票房更是節節攀升,這讓業界上下為之興奮。但是,郭敬明、韓寒等行外導演的興起,打破了傳統電影制作方式,又讓電影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。在日前上海電影節論壇上,不少老電影人直呼“困惑”……
而在這背后,其實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更值得電影人關注與思考:中國電影已經進入多屏幕時代!
互聯網時代打破傳統電影制作
提起電影制作,很多人自然聯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各電影制片廠。早期的各電影制片廠,不僅分別拍攝了大量充滿地域特色的經典影片,也造就了很多屬于各自廠家的名導演和名演員。
各電影制片廠之間也是經常有合作的,至少,演員會相互借用。那時屬于計劃經濟時代,人們都有著集體思想和大局觀念,只要是角色需要,找到哪位演員,哪位演員便會當做一項任務去完成。而作為相關的電影制片廠,也會全力支持,毫不吝嗇地放人。有些電影制片廠,還主動與別的電影制片廠、甚至是外國制片公司合作拍攝影片。比如北京電影制片廠曾先后與法國、日本、意大利等國家的制片公司合作拍攝了《風箏》、《一盤沒有下完的棋》、《馬可·波羅》、《末代皇帝》等影片。
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以及現實的變故,很多電影制片廠退出了市場,或轉型升級為別的影視機構。如今剩下的老牌電影制片廠,已經寥寥無幾了。與此同時,一些新興的電影(電視)制作機構,卻又雨后春筍般出現。恰恰是這些新興的影視制作機構,引領了國產電影的潮流。比如中影集團,先后推出了《建國大業》、《長江7號》、《梅蘭芳》、《讓子彈飛》、《新警察故事》、《中國合伙人》影片,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先后推出了《大腕》、《手機》、《天下無賊》、《非誠勿擾》、《私人定制》等影片……而這些影片,都在特定時期產生了非凡的影響,也分別實現了不菲的票房。
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一些原本與電影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機構或個人,也加入到了電影制作行列,從而打破了傳統的電影制作模式。比如電子音樂作者胡戈,于2005年自制了短片《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》,因其新穎性及搞笑形式,一下子風靡網絡。隨后,胡戈又陸續制作了《鳥籠山剿匪記》、《春運帝國》、《滿城盡是加班族》等短片,漸成氣候,也帶動了“人人拍電影”的風潮。
現如今,很多網友或電影愛好者在走胡戈的路子,自行制作了大量的短片在互聯網上傳播,吸引了大批的平板電腦用戶和手機用戶。而隨著微電影概念的誕生,很多網友或電影愛好者制作的短片,不僅在劇情編排、演員表演、場景布置、音樂處理等方面更加專業化,而且不少作品還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。現在上網隨便搜索,都能搜到大量的微電影及網絡自制劇。
即便是純粹的電影制作本身,也不斷有行外人加入,比如一些企業大老板以投資形式參與等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為推廣旅游計劃,曾與瀟湘電影集團合作拍攝了電影《通道轉兵》,甚至有多名官員“觸電”,分別扮演片中的紅軍將領、國民黨軍官等角色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,有些人依靠在不同群體中積攢起來的人氣,也參與到了電影制作中,甚至是直接當導演。如果說徐靜蕾、徐崢、趙薇、楊采妮等人轉行當導演,因為他們本身就屬電影人,所以多少可以理解的話,那么郭敬明、韓寒等純粹的圈外人也當起導演來,則讓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。
電影企業如何在多屏幕時代發展
對于方興未艾的行外人參與電影制作現象,業界普遍感到費解、困惑,甚至不安。比如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說,“在互聯網新時代,我們在電影行業干過二三十年,卻被沒有學過電影的年輕人占領市場。”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則表示,現在電影導演們還在堅持藝術表達,但市場選擇了《爸爸去哪兒》、《小時代》這類新電影,票房還非常高,自己很困惑,也不知道答案。
其實,在互聯網時代,觀眾受益的多屏幕潮流已不可逆轉。
觀眾看電影不一定非要去電影院不可,通過電視、電腦、手機等渠道可以隨便欣賞,干嘛要往電影院跑呢?同樣,電影也不是說非得由電影企業、傳統電影人去拍不可,只要有條件、有把握,誰都可以嘗試。至于說行外人拍電影保證不了質量,或游離于藝術之外,這也有點杞人憂天。電影的屬性究竟是什么,在當今這個時代恐怕是見仁見智的。就像阿寶、“大衣哥”等草根歌手登上了春晚舞臺,趙本山、小沈陽等二人轉演員成了喜劇表演生力軍等,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。不管是什么人唱歌,什么人演戲,什么人拍電影,只要觀眾喜歡,就是合理的。《爸爸去哪兒》由電視節目走向大銀幕,說它是電影也罷,不是電影也罷,總之觀眾紛紛走進影院,掏錢去捧場,這就是最強的說服力。
針對“人人當導演”熱潮所引發的爭議,作為“演而優則導”的代表,姜文表示技藝不是什么大問題,導演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。“認真拍一個沒有雜念的故事,而且要有自己的態度,手藝可以慢慢練。過分強調電影語言是不行的,因為這些都是為內容服務的。”而郭敬明則認為:“因為成長的背景不一樣,所以大家的審美和表達都不同。每一個導演都是從青澀的時候逐步成熟。當然有些天才,一開始拍片就很好,但更多的導演是越拍越好。”
作為電影企業,尤其是傳統的電影企業,走過了計劃經濟時代,來到了市場化的多屏幕時代,不僅很難再有政策保障,更面臨著殘酷的市場競爭。以筆者淺見,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:
首先,要端正心態,正視現實。
對于多屏幕格局以及“人人當導演”現象,電影企業、尤其是傳統電影人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從自身反思,努力適應新形勢。要想求得生機,就必須轉換觀念,調整思路。那種認為電影只能由電影企業拍,行外人拍的電影就不是電影或好電影的觀點,實在顯得落伍了。
其二,要走出單一的電影制作模式,實現全方位發展。
先去找市場,求生存,然后再發展本業,這未嘗不是一種選擇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電影企業完全可以往電視、網絡等方面尋找生存空間。正如任仲倫所言,中國電影公司必須適應新環境,不能僅抓90分鐘到120分鐘左右的傳統電影,還要抓住影像時代的特點,為多屏幕時代的年輕觀眾提供碎片影像產品。
其三,電影企業的融資模式也應與時俱進。
阿里巴巴推出的“娛樂寶”已瞄準了電影業,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春寧表示,中國有10億手機用戶、5億平板電腦用戶,電影行業也會發生變革,阿里巴巴就抓住了多屏幕時代的機遇,推出“娛樂寶”,讓所有對電影感興趣的人都可以投資電影,不再需要通過投資人、銀行來進行電影融資。作為電影企業,應從中得到啟發,改變傳統的做法,多嘗試一下諸如“娛樂寶”之類的全新融資模式。